近日,香港声韵文娱会交流团一行14人来到湛江市霞山区霞湖公园,和本地粤曲发烧友进行艺术交流,为霞山区广大粤剧迷呈上一台别具一格的粤剧大汇演。这仅是霞山区创建“粤曲集市”以来带来的一次良好效果。在霞山区文化部门的带动下,目前,霞山区“粤曲集市”大家办、大家演、大家乐,周周有活动、月月有主题,大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。
每个周末霞山区“粤曲集市”总是很多人捧场。
要让地方曲艺火起来
粤曲作为一种地方曲艺,源远流长,深受群众欢迎。
21日早上,记者走访了霞湖公园和海滨公园两处的“粤曲集市”,均是人气火爆。今年天热得早,但并没有影响粤曲发烧友们唱曲、听曲,每天他们都可以享受一台精彩的粤曲文艺演出。
记者看到,台上演出的有银发一族,也有年轻一代,他们唱得有板有眼,几乎可以跟专业剧团媲美。本来吵杂的公园,人们放轻了脚步,放低了声音,为的是倾听优美动听的粤曲旋律。
台上演唱的曲目除了名剧名曲外,还有《跟党奔向锦绣前程》《欢歌霞山美家园》《霞山新貌赞》等本地新编曲目。粤曲发烧友也扮相亮丽,字正腔圆,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。
记者看到,一首首粤曲拉近了台上台下的感情距离,体现出“粤曲同声”的亲切感。登台演唱的曲友,个个演唱都很投入,以精湛的表演和优美的唱腔,抒发了热爱湛江、歌唱家乡的情怀。
海滨公园有一支海滨苑箖粤韵曲艺队,成立至今已经24年,团长黄少英今年已经81岁,因为爱好唱粤曲,她带头组建了这支曲艺队。没有经费就自己筹,从最早期十多人到现在固定团员40人,每天准时到公园唱曲,大家互相理解互相包容,既增强了体质,又增加了生活乐趣。黄少英说,现在公园很支持他们,提供水电,所以,他们会更加努力排练更精彩的节目,让群众听得开心。
要让社区群众乐起来
“粤曲集市”的创建,是霞山区的社区群众文化一部分,目的是让社区群众广泛参与,让群众唱起来,从而更好地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。记者了解到,自创建“粤曲集市”以来,目前霞山区的粤曲民间团体已经有几十个。这些粤曲民间团体通过“粤曲集市”这种文化模式,开展多种多样的“快乐周末”“广场大家乐”等文化活动,短短一个月时间,共演出100多场,观众达3万多人次。
在“粤曲集市”演出中,一大批老年文艺团队和老年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,让粤曲团体更专业,为群众表演了一台台精彩的节目,向大家展示了他们深厚的艺术功底。通过他们的带动,也让更多喜欢粤曲的业余爱好者提升了水准。
记者了解到,“粤曲集市”活动形式最大的亮点是主打传统粤曲,打造社区特色文化品牌,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吸引力。“粤曲集市”形式多样,除了在公园演出,还可以广场、社区为重点,带动企业、学校、单位举办多种形式的、配合本单位中心工作的周末文化活动。
有学者认为,“粤曲集市”的创建非常好,将逐渐形成周末到霞山区听粤曲的文化氛围,对繁荣湛江的粤曲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。2006年,粤剧已经成为国家级非遗,“粤曲集市”与粤剧相结合,有助将这种本地喜闻乐见的文化得以传承、发扬光大。
要让文化品牌树起来
霞山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“粤曲集市”是一个面向广大群众的开放大舞台,政府就是要做到让优美地方曲艺火起来,从而更好地挖掘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群众文化品牌是地方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,群众文化活动要让文化品牌树起来。“粤曲集市”作为霞山区的群众文化品牌,其建设要遵循群众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,从而更好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成果。霞山区“粤曲集市”没有高档的音响,但却有满场的观众、持续的掌声和笑声。“粤曲集市”是大家办、大家演、大家乐,周周有活动、月月有主题,目的就是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,让他们晚上有去处、有看头,并形成自有的群众文化品牌,是市民享受“文化大餐”的一个缩影,点燃了群众文化热情。
同时,霞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宣讲活动中,也引入了粤曲表演唱,用新创作的作品通过粤曲的方式演绎,宣传党的政策、宣传湛江创文,深受百姓喜爱,收到了明显的效果。去年底,省委有关领导对该区的做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。现在,该区还有一支粤曲宣传队伍,深入大街小巷、居民小区,促进霞山创文工作的开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