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川蛤岭村公厕外景。
明亮的灯光、干净的地板,专人定期打扫卫生,周围绿树环绕,清风徐来,几乎闻不到异味。这是近日记者走访吴川市蛤岭村公厕的感受。2001年,蛤岭村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,掀起“厕所革命”,兴建了3座高档公厕,成为湛江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。
意识超前 17年前蛤岭村民已用上高档公厕
近日上午11时许,记者走进蛤岭村,才刚到村口,一座公厕映入眼前。公厕外围看不到垃圾,进入公厕内,无烟头、纸巾,坑内无污物。
在村干部陈亚上的带领下,记者走进靠近该村十里荷塘旁边的另一个公厕,周围绿树环绕,环境宜人,地板及墙壁都贴有瓷砖,干净整洁。陈亚上介绍,该公厕去年6月建造完成,占地约20平米。
随后,记者来到该村“新农村示范基地”内的一座公厕,穿过林间小道,公厕隐藏在密林中,环境清幽,外观独特。如果入口处没有写到“如厕请进”,没人会发现这里竟是个公厕。该座公厕还装有自动冲水装置。
陈亚上介绍,改革开放的春风让蛤岭村村民走上致富路。1300多人的村庄有20个上亿身价的老板。2001年,全村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。在外出乡贤出资出力,村民意识超前地掀起“厕所革命”,村民拆除了原有的露天茅坑,在村边建起3座靓丽的公厕。去年,考虑到其中一个公厕维护问题决定拆除,6月份又建起了一座新的公厕。
村中有3座公厕,维护起来是否有困难呢?陈亚上说,村里有20多个村民每天负责清扫村里卫生和打理公厕,该村村民梁华轩就是其中一个,她说:“不少外地人到村中观光旅游,都称赞我村的厕所干净靓丽。”这些人每人每月工资1600-1800元,费用由村中外出老板支付。
紧跟步伐 南三建起首个无障碍公厕
近日,记者了解到,坡头区南三镇路西村新建的首个无障碍公共卫生间进入收尾工作。据工人介绍,该卫生间深度7.2米,长度9.8米,占地面积约72平方米,除了传统的男女分区外,更加人性化地设立了残疾人卫生间与无障碍通道,可谓时代感十足,村民赞赏不已。
据了解,自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建设以来,南三镇改建新建公共卫生间59个,在用及新建民居全部建有标准的三级卫生间,片区的露天粪坑已全部清拆,基本实现村民卫厕使用率100%。
事实上,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,湛江市已经开始探索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”发展模式。湛江不少村庄借此东风开始转变发展思路,大大改善村民生活环境。湛江的农村“蹲茅坑”的现象已不复存在,广大农民告别了“如厕难”。“以前,村庄有两种公厕。一种是露天茅坑,村民上厕所时背后是化粪池,其臭无比;另一种是水沟公厕,水沟上方常年滴水,装满自动冲水。如果污物冲不走,水沟‘内容很丰富’。现在不同了,你来方便我来方便,大家都方便。”吴川市吴阳镇镇长梁信文说,小厕所关乎大民生,将积极倡导该镇有条件的村庄积极改善公厕,让村民如厕更便利。
近几年,湛江市不少农村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,从改水、改厕到修路、建洋房。展望新时代,湛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将涌现出更多美丽宜居新农村。